拍卖常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拍卖常识 >

皇家88怎么样可靠吗:“古瓷今说”

关键词:拍卖常识

日期:2022-12-25 15:47作者:admin
我要分享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更多精彩收藏信息等着你~

  2019年1月5日上午,“古瓷今说”——叶喆民先生纪念座谈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此次座谈会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吴明娣教授倡导发起,旨在纪念叶喆民先生逝世一周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陶瓷艺术设计系承办,故宫博物院和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给予了大力支持。

  叶喆民,原名叶广明,字丹枫,1924年生于北京,满族人。2018年1月2日12时13分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194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院,1962年至1979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陶瓷研究,兼及书画。1979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后调至工艺美术史论系。叶喆民先生先后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硅酸盐学会古陶瓷委员会顾问,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顾问,日本“中国陶艺交流协会”顾问,北京艺术博物馆“中国古瓷窑大系”项目总顾问等。2004年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评选为“民族优秀艺术家”,2008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评选为“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

  叶喆民先生在中国古陶瓷研究领域建树颇丰。他自幼承继家学,追随其父叶麟趾、叔父叶麟祥的脚步,又师从陈万里、孙瀛洲,在国内各地考察窑址,参与各地博物馆的瓷器鉴定工作。1977年4月他在考察河南宝丰清凉寺时发现一片典型的汝窑天青釉瓷片,后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检验,证明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汝窑的检测数据基本相同。1985年,叶喆民先生《钧汝二窑摭遗》一文于中国古陶瓷研究年会发表,文中首次提出“宝丰清凉寺是寻觅汝窑窑址的有力线索”。1977至2000年间,他曾四次赴河南考察窑址,为发现并确认宝丰清凉寺汝窑窑址做出重要贡献。

  叶喆民先生不但出版多部古陶瓷研究专著,在文博界、考古界、美术界产生广泛影响,为推动新中国古陶瓷研究做出卓越贡献。而且师从罗复堪、溥心畬、徐悲鸿等人学习书法、绘画,在书法创作和史论研究方面造诣精深。他生前曾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授课、讲座并参与研究生指导,为文博界、陶瓷界、美术界培养了数量众多的优秀人才。叶喆民先生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学术研究与教育事业。

  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陈岸瑛副教授主持,清华美院党委书记马赛教授,家属代表、国家一级作家叶广芩女士,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代表、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尚刚教授,故宫博物院代表、古器物部主任吕成龙研究员,学生代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吴明娣教授等嘉宾先后致辞,对叶喆民先生在中国陶瓷史、书法史等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高度严谨的治学态度、正直谦和的为人予以高度评价。

  本次纪念座谈会由张夫也教授主持,首先由艺术史论系副主任郭秋惠简要介绍叶喆民文集编撰情况。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古陶瓷专家叶佩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教授张守智,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文物专家张茹兰,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原河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新民,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谢小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教授李正安,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授赵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杨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张敢,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王丹,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古董珍玩部总经理李移舟,河北省邯郸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磁州窑学会会长庞洪奇,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副县长郜现营等叶喆民先生生前的同事学生和曾受到叶先生指导关注的嘉宾等先后发言,追忆了叶喆民先生在陶瓷、书法、绘画等多方面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和“咬定青山不放松”执着坚定的学术信念,尤其是他在陶瓷工艺技术学和窑址田野考古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以及对恢复中国古陶瓷产区产品的贡献。叶喆民先生的《中国古陶瓷科学浅说》、《中国陶瓷史纲要》、《汝窑聚珍》、《隋唐宋元陶瓷通论》、《中国书法通论》、《中国书法史论》等著作是为学界留下的一批宝贵财富,他本人的治学精神和高洁品性更值得后人传承和弘扬。

  此外,2019年1月5日,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吴明娣教授主编的《中国陶瓷史专题研究》正式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吴明娣教授作为叶喆民先生唯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多年以来致力于对叶先生研究领域的继承与发扬。本书汇集了吴明娣教授及其学生的12篇研究论文皇家88怎么样可靠吗,分为“中国陶瓷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国陶瓷与多民族文化交流”“中国陶瓷与地域文化交流”三部分,涉及陶瓷艺术、科技、鉴藏与交流多个方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尚刚教授也给予本书高度评价:“资料丰富、视野开阔、理路清楚、写作规范、表述平实、观点新颖、结论公允是作者共同的追求。”此书出版之时恰逢叶喆民先生逝世一周年,寄托了吴明娣教授及其弟子对叶先生的追忆与纪念,也献给所有为中国陶瓷史研究做出贡献的专家与前辈。

  想了解更多收藏信息,欢迎关注【收藏家】百家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