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金陵图》
世间之事总是充满戏剧性和令人咋舌的故事。当你遇到那种正向反转事件的时候,你会突然感受到来自上天的眷顾,以及满满的惊喜。就像一位来自东北的神秘老人,拿出一幅画,却只得到1万元的评估,老人恐怕不得不在心里吐槽一句:“欺我年老乎?!”于是转身便走,既然珍宝在手,怎能不卖个好价钱?但让老头没想到的是,卖出的价钱也太好了吧!
一、霄壤之别的估价
在1996年的东北地区,一个老人拿着一副神秘的画作去到了一文物管理处。由于这位老人当时并不愿意披露他的地址和姓名,所以我们并不知道这位老人姓甚名谁。但是他所带出的这个画作却是赫赫有名,百年飘忽而逝,它将“重见天日”。由于老人的家境比较窘迫,且育有7个子女。所以,为了能够挽回家道中落,他决定把这副传家宝变现为金钱。这位老人首先去了文物管理处,但是文物管理处的专家进行一个鉴定之后表示,这玩意只值1万元。
老人觉得这毕竟是父辈传下来的传家宝,而父亲也曾知道这画的来历,所以他拒绝了这个要求。之后,他又来到了著名的瀚海拍卖公司,希望在这里寻得一个好价钱。既然是拍卖公司,必然会有善于鉴定的古玩专家。当这个老人把那副被层层包裹的画拿出来的时候,工作人员们就觉得,这一定是个古董。因此,瀚海公司的人员就让老人出价,但是老人说,我之前已经去了一个地方,但是他们觉得这可能是假货,所以我觉得还是先鉴定一下,再谈价格吧。
于是瀚海拍卖公司就开始准备了鉴定会。鉴于这可能是一件宋代的珍宝,写的又是著名的宋代画家张先生的名字。因此,这次鉴定会上聚齐了当时国内书画界鉴定最权威的“五老”。包括启功在内的“五老”一致鉴定这的确是张先的真迹《十咏图》。据说能够同时受到“五老”一致认可的真品尚不多见。于是这位东北老人就要价800万元,他说这样可以给他的每个子女100万,然后自己也拿100万,并要求拍卖会把钱存到8张存折上,最后希望派人护送他回东北老家。
二、老人从哪儿得到这画
话说回来,这幅画的来历是怎样的呢?当时就有鉴定专家问这位东北老人。而老人称:这是家传宝贝,由于他的父亲当年曾经做过溥仪的侍卫官,因此见过这幅《十咏图》。后来,在解放之前,这位侍卫官有一天在路边摊上看到了这幅图,感觉特别眼熟,心想这或许就是宫中那一幅,因此他果断地买了下来。
实际上,或许事情不一定是这样的。根据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书画鉴定专家杨新说:清朝的皇帝在宣布退位之后,溥仪仍然会经常以赏赐的名义将一些重点国宝从宫中运输出去,同时还对这些国宝立了账册。而当时西北军的首领冯玉祥在1924年率军驱逐溥仪时,刚好从这个账册里面发现,《十咏图》恰好是被溥仪赏赐给其弟弟溥杰,最后被拉出宫的。可以想见,很可能是因为溥仪的这位侍卫官或许当时就是担任运输的队伍中的一员甚至是负责人。
眼见大清王朝已经在实质上亡国,这位侍卫官很有可能就自己把画给顺走了亦未可知。毕竟,连皇帝溥仪都这样做,宫中的其他诸如太监、士兵、宫女,还有一众大臣,在那个末世肯定都想要捞一下好处。
三、宝画找到归处
后来,当时的几个鉴定专家在鉴定完这幅图后,有些专家就向故宫博物院推荐,希望让《十咏图》完璧归赵。但是由于这个起拍价格非常高,故宫博物院的领导们发生了一些争议和不同意见。所幸,最终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还是决定让这幅《十咏图》能够回到故宫博物院之中,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将其买回。
最终故宫博物院以1800万人民币买下了这幅流落一个世纪的《十咏图》,加上佣金费180万,一共是1980万,这才最终拿下了这幅图,可谓天价。遥想当初老人只是出价800万,但没想到竟然最终拍卖到如此高价。还有那位所谓的专家,竟然只出1万元,看起来显然是没有鉴定的法眼呢。
结语
中国历史悠久,创造出无数奇珍异宝,在文化上留下灿然的一笔。在现代,许多流传下的珍宝都价值连城,但同时也让我们感慨,居然有那么多的文化遗产要么毁于战火,要么流落国外,怎能让人不可惜?当知家园长盛久安,这些珍宝才能得到传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