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是一个国家盛世时候,国民有多余的资金,用来购买各种类型自己喜爱之物。比如:古玩收藏、汽车收藏、字画收藏。
收藏中,最大的一类就是文化类收藏。文化类收藏包括了古玩字画、钱币陶器等等。民国是中国战争颇多,军阀混乱的时候。但是也是中国文化收藏的鼎盛时期。
不是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民国可以说是乱世,怎么还是文化收藏的鼎盛时期。民国时期,确实黄金是硬通货,但是文化收藏却异常活跃,并且各种文玩爱好者颇多。
清朝灭亡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正式走向灭亡,从事中国进入了民国。这个军阀混乱的时期。
清朝灭亡之后,各种方面在北京紫禁城皇宫里的珍贵文物,开始出现于市面上。这些文物如果放在现在肯定是价值连城。
异常活跃的北京古玩店里,开始出现大量国宝级的字画、瓷器、铜器、玉器之类的各种古董,从明清的,到唐宋元朝代的都有。
清朝灭亡以后,北京那些各种贝勒、王爷、王公贵族的后代。家里多多少少都有几十件到几百件的古董。过惯了富贵生活的这些公子哥,没赚钱能力。又想继续过以前的生活。
那么只能把家里一件一件的古董拿出来卖掉,或者典当。不说他们,就是当年的清末帝溥仪。从皇宫里带出来那几十箱价值连城的古玩字画,也因为他缺钱,被太监们,一件一件的当掉。最后到他被抓之时,基本上全部没有了。
清朝灭亡以后,各种盗墓贼也非常猖狂。到处寻找大墓,去盗墓。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墓,就是这个时候被孙殿英这个军阀炸开,盜撅的。用以补充军费和自己享乐。
外国资本收藏家的进入
从晚清开始,各种欧美商人,包括日本商人,就开始来到中国。他们花费大量的金钱,从中国购买各类古董。这些古董,放到现在,基本上件件都是文物。
因为外来资金的加入,民间文化收藏也异常活跃,大家不少爱好收藏的人。都开始入手一些字画、瓷器。
这些外国人除了正当途径购买,还找到盗墓贼,给他们资金。要他们按照要求,去盗取相应的墓穴。
当时不少古墓都被盗或者被破坏严重,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外国文物收购商的到来所导致的。
古董价格低廉
民国的古董价格相对低廉,为何这样说。当时卖古董的,家道中落的大户人家,王公贵族以外,就是普通百姓。
当时那些大户人家的少爷,对于古董的价值,大部分人都不太清楚。有些为了能更快的表现,当个几十几百个大洋就马上出手。
当时的普通百姓家里,也有不少的好货,为了能换点钱。跑到古董店就去问它的价值,基本上问了几家,给出的价格也不高。
再加上老板的忽悠,你这个东西满大街都是,能给你十个大洋就不错了。他就傻傻的当掉,然后乐呵呵的走了。
主要他们自己的见识少,不说民国,新中国成立以后。能认识古董价值的普通百姓也不多。还有就是很多人手里一些来历不明的古董,他们这些见不得光的东西。
为了能够尽快换钱,也是以极低的价格就卖掉了。电视剧五月槐花香讲的就是民国时期的古玩故事,故事以北京琉璃厂为背景展开的。
虽说不是完全的还原了当时的琉璃厂那些事,但是也有六成相似。
综合这些原因,个人认为民国时期是中国文化收藏的鼎盛时期,即使不是最鼎盛,也是其中之一。
当然遗憾的是,民国时期,也是中国国宝流落海外最多的时期。无数的国宝,就是从那个时候被不少外国人带到国外,以及一些利欲熏心的商人,卖到了国外。
举报/反馈